《初级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
课程简介 |
|
《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专业课程,适用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属于必修课。
本课程以企业财务会计为主,主要讲授企业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基本定义、会计要素、财务报告等。(2)簿记业务要领(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包括会计凭证、账簿、复式记账、会计恒等式、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期末结账及账项调整、试算平衡等。(3)制造业企业具体会计循环中的基本会计事项核算,包括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企业财务成果的核算及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等。(4)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的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方法、会计法规体系等。
|
|
|
教学目标 |
|
学习本课程,应该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掌握簿记业务要领,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一般会计事项的核算;能够阅读、理解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成以下具体目标:
(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的流程和方法。
(3)建立会计学的基本理念,形成正确的会计观,力图跳出会计看会计。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以必备的会计专业素养逻辑,条理清楚地表达和讲解。特别是对初次接触会计的学生更要投入必要的真诚与热情,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会计理念。真实是会计的灵魂,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和保持客观、超然地位。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与培养。 |
|
学前准备 |
|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功底, |
|
学法指导 |
|
(1)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系统讲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学概念框架与理论体系,形成正确的会计观。
(2)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会计簿记业务要领、企业会计主要会计事项的核算及报表要素核算的专门处理技术与方法。
?? (3) 对财务报表表达的会计信息具备基本的解读能力,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
|
重难点分析 |
|
1、会计的本质与作用;企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管理会计的定位与关系。
2、资产负债表要素、会计恒等式;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关系。
3、账户设置的基本原则;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层次;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记录方法。
4、账簿的定义与分类;日记账的登记与分类;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日记账与分类账的关系等。
5、原始凭证的定义与类型;记账程序与记账凭证的关系;记账凭证的类型。
6、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分类;试算平衡;记录错误的改正方法;簿记业务要领;会计循环。
7、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价。
8、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9、会计确认的类型;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基础等。 |
|
内容提纲 |
|
|
章节序列 |
章节名称 |
章节内容 |
学时数 |
第1章
会计学导论 |
一、什么是会计
二、会计与经济管理的关系
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四、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
五、会计专业的分类 |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本质与作用;企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管理会计的定位与关系;会计专业划分与会计职业规划等。 |
4 |
第2章
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报表 |
|
资产负债表要素、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表项目、资产负债表形式;?
损益表的基本内容与要素、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损益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关系等。 |
4 |
第3章
会计资料的分类与归集——账户 |
- 账户的分类
- 账户的层次
- 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记录方法
- 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
什么是账户;账户设置的基本原则;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层次;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记录方法;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
4 |
第4章
会计资料的分类与归集——账簿 |
- 什么是账簿
- 日记账
- 分类账
- 日记账与分类账的关系
- 现金日记账
|
? 账簿的定义与分类;日记账的登记与分类;特种日记账;分类账的定义与形式;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日记账与分类账的关系;现金日记账等。 |
4 |
第5章
记账的依据——会计凭证 |
一、原始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传递与代用 |
原始凭证的定义与类型;记账程序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类型;记账凭证的传递与代用等。 |
4 |
第6章
记账程序与方法 |
-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会计记录的检验与改正
- 簿记业务要领
- 会计循环
|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引起记录差错的原因;试算平衡;记录错误的改正方法;簿记业务要领;
会计循环等。 |
8 |
第7章
制造企业的经济活动核算 |
-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 采购业务的核算
-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 销售业务的核算
- 财务成果的核算
-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循环;资本注入业务的核算;供应、生产、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取得及分配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等。 |
8 |
第8章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
一、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
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价;历史成本;成本与收入配比;权责发生制;一贯性原则;客观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会计法律、会计法规和会计规章等。 |
4 |
第9章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理论 |
|
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基础;会计记录方法。 |
4 |
|
|